2月18日,中国银保监会、中国人民银行就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“《征求意见稿》”)公开征求意见,将于2024年初实施,为银行实施留有10个月准备时间。
(资料图片)
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修订构建了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,按照银行间的业务规模和风险差异,划分为三个档次银行,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。
业内人士认为,监管层的一系列调整,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回归主业,资金脱虚向实,从资本管理的角度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;同时,能进一步拉大行业分化,对于聚焦优质客群、风险管控能力更强的银行,资本集约性更优。
分档监管有利于减轻银行合规成本
为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,推动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,银保监会会同央行开展了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(试行)》的修订工作,形成了《征求意见稿》。
谈及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,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称,本次修订构建了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,按照银行间的业务规模和风险差异,划分为三个档次银行,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。其中,规模较大或跨境业务较多的银行,划为第一档,对标资本监管国际规则;资产规模和跨境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的银行纳入第二档,实施相对简化的监管规则;第三档主要是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商业银行,进一步简化资本计量并引导聚焦服务县域和小微。
招联首席研究员、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:“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超过4000家,数量多、分布广,业务规模、风险特征千差万别。《征求意见稿》借鉴欧美成熟国家的分类监管做法,按照银行规模和业务不同,将银行划分为第一档、第二档、第三档3个档次,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,在资本要求、风险加权资产计量、信息披露等要求上分类对待、区别处理,这将大大提高资本监管与银行实际的针对性和匹配性,这也是本次《征求意见稿》最突出的变化。”
“差异化资本监管并不意味着不降低资本要求。”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,是在保持银行业整体稳健的前提下,激发中小银行的金融活水作用,减轻银行合规成本。“测算显示,实施《征求意见稿》后,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总体稳定,未出现大幅波动,单家银行因资产类别差异导致资本充足率小幅变化,体现了差异化监管要求,符合预期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修订在信息披露、强化市场约束方面将更为规范。
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称,《征求意见稿》将遵照匹配性原则,建立覆盖各类风险信息的差异化信息披露体系:第一档银行要求披露全套报表,包括70张披露报表模板,详细规定了披露格式、内容、频率、方式和质量控制等要求,提高信息披露的数据颗粒度要求,提升风险信息透明度和市场约束力;第二档银行适用简化的披露要求,披露风险加权资产、资本构成、资本充足率、杠杆率等8张报表;第三档银行仅需披露资本充足率、资本构成等2张报表。
多类风险权重调整
特别要指出的是《征求意见稿》中对风险权重进行了一些调整。
比如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,《征求意见稿》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权重为85%,相较于当前的100%有下调,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认为,对中小企业信贷占比较高的城商行构成利好。
在楼市相关贷款方面,房地产贷款权重有升有降,按揭普遍下降,非审慎开发贷上升,房地产风险暴露资本占用加大。中信建投分析师马鲲鹏认为,对于房地产按揭贷款,考虑到我国首付比例大多高于30%,LTV(贷款价值比)低于70%,且还款来源不实质依赖于抵押房产产生的现金流,预计住房按揭风险权重将从此前的50%下降至40%或45%。对于不符合审慎要求的房地产开发贷上调风险权重(房地产开发贷审慎要求请参见正文),从100%升至150%。马鲲鹏认为,这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审慎开展房地产业务,对于开发贷聚焦优质客户、优质项目、优质区域的银行资本要求不变,而对于开发贷业务违约风险较大的银行而言资本压力将加大,预计将再度拉大银行间的分化。
平安证券首席分析师袁喆奇认为,考虑到《征求意见稿》对银行各类资产的风险计提带来诸多调整,调整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变动方向会因资产结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,对信贷资产占比更高,尤其是对房贷、信用卡、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的银行更为有利。“此外,由于风险权重的调整,对银行资负两端行为的影响也值得关注。一方面,负债端银行发行同业负债和二级资本债的成本面临抬升压力;另一方面,资产端零售、中小微和优质信用企业的配置吸引力进一步提升,引导银行持续做优做小做实。”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