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训场上的“特殊变量”
■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雷彬
南部战区海军组织海上联合训练。(作者提供)
(资料图片)
起风了。军舰甲板上,导调员唐长生望着海面出神。
这一次随舰出海,唐长生的任务是在演习中现场下达导调情节,检验参训官兵的业务素养和战场反应能力。
与此同时,多艘舰艇上迎来了像唐长生一样的特殊客人。查看他们的胸牌,有导调员、评估员、数据采集员……乍一看,这是一支演习保障队伍,不用直接参加战场厮杀。
然而,他们的出现,让“红方”和“蓝方”都不得不提高警惕。历次演习,他们根据战斗进程临机导调、频出奇招,让不少舰艇官兵吃过苦头。
这支队伍,来自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导调评估中心。作为一支专业的组训团队,他们是有别于“红”“蓝”对抗双方的第三方力量,有人把他们称为“绿方”。
这支队伍由改革大潮托举而来。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,该基地名称被冠以“联合”二字,职能使命和编制体制彻底重塑。上级遴选骨干组建全新的训练导调评估队伍,一大批官兵告别老部队、走上新战位,唐长生便是其中之一。
他们的出现,反映出部队实战化军事训练有了更宽广的视野、更宏阔的格局、更深刻的考量。几年间,该中心组织和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演练50余次,唐长生和战友们不断学习战争、研究战争、设计战争,成为演训场上的“特殊变量”。
有时,他们是“蓝方”的最佳拍档,构设复杂战场环境帮助“蓝方”所向披靡;有时,他们又成为“红方”的最强外援,为“红方”提供全新的战术战法和破局思路……
非敌非友,亦敌亦友。无论以何种身份嵌入战场,他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:让训练更加贴近实战,帮助参训部队淬火成钢,从今天的演训场走向未来战场。
“红方蓝方”背后的“绿色方阵”
■李中文 刘秋红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雷彬
演练任务间隙,导调评估中心官兵开展业务交流。(杨彬彬摄)
面对新岗位新挑战,与其担心,不如担当
战争,是什么样的?
放在几年前,唐长生还只能回答一句:“战争是血性与本领的较量。”如今,他可以在心中勾勒出许多种答案。
来到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导调评估中心之前,唐长生是海军陆战队的一名“三栖尖兵”。闯滩蹈海、蹚水跨泽,是陆战队员的日常状态,唐长生喜欢这种战斗的感觉。
转岗成为一名导调员,唐长生感到自己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——以往,带着一支小分队执行任务,尚有许多战术要学、许多本领要练;如今,参与组织多个军兵种的联合训练,该是什么样的挑战?
对此,工程师喻洲充满期待。这位戴着眼镜、看起来很是干练的军官,学习过自动化、控制工程等多个专业,后来又攻读了电气工程专业的博士。来到中心后,他主要负责数据采集评估工作。走上新岗位,他对自己说:“不想打仗的分析师,不是好分析师!”
与唐长生、喻洲一样,该中心官兵大都由别的专业转岗而来。一部分从基地下属单位抽调,另一部分来自水面舰艇、航空兵、岸防兵等部队。
“天上的、海上的、岸上的,都聚在了一起。”有人开玩笑说,“联合训练基地的‘联合’,最先体现在我们的人员名册里。”
忧虑,憧憬,思索,探寻……时代的浪潮把这群年轻官兵推到了一起。在该中心主任刘校然眼里,大家专业不同、经历不同,但有一点是相同的:“我们都是赶考人。”
对于赶考,刘校然有着自己的理解:一艘船开往陌生海域,往往需要一批勇敢的水手;今天,部队不断闯入战斗力建设的“陌生海域”,同样需要一批勇敢的探路人。
刘校然从地方大学特招入伍,起初分配至某护卫舰支队,先后登上多型舰艇,在航空、航海、武器等多个部门任职,后来调到基地担任训练参谋。如今,他又成了新组建的导调评估中心负责人。
“面对新岗位新挑战,与其担心,不如担当。”座谈会上,刘校然分享自己几次转型的经历,战友们若有所思地点头。七嘴八舌的交流中,大家发现,选入中心工作的官兵,大都学习过多个不同专业、经历过多种不同岗位。
这到底是巧合还是上级有意安排,官兵们不得而知。刘校然引用社交网络中的流行语,称大家掌握多项技能、拥有多重标签,都是名副其实的“斜杠青年”,引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轻松热烈的氛围中,刘校然意味深长地说:“如果把足够多的斜杠围在一起,就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圆。”
“我们这群‘斜杠’青年,要组成一个全新的圆梦团队。”刘校然说。
海仍是那片海,但看到的内容已全然不同
开展联合训练,部队在哪里?训练场又在哪里?
一开始,官兵们心中都揣着这个疑问。那时候,中心各项工作刚刚起步,专业训练以看书和学习资料为主,许多官兵自转岗后就再也没出过海。
“我们的工作不在于是否出海,而在于能否把这片海研究明白。”刘校然指向窗外说,未来,广袤大海都可以是联合演训场,没有固定的部队,是因为各军兵种部队,都有可能纳入他们的“点兵簿”。
“手中无剑,心中有剑。”这是刘校然给官兵们上的转型第一课。
窗外,波光粼粼,碧波万顷。唐长生突然意识到,自己已经站上了时代的潮头,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。
视野宽广了,便认识到自己的渺小。从单一兵种的几个部门,到多军兵种的几十种专业,唐长生和战友们有一种强烈的感受:知识匮乏、本领恐慌!
唐长生找来厚厚一摞学习资料,来回看、反复背,背完再分享给其他人;喻洲像重新攻读博士一般,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,后来发现进度太慢,干脆把计划表中的“时限”全部改为“长期”……
然而,要达到“心中有剑”,远没有这么简单。
演习任务来临,部队即将聚集,官兵们兴奋不已。可实际操作中,他们多次陷入窘境:作战行动,航空兵判定距离习惯使用“公里”,导调员却总说“海里”;战场分析,空军态势与海军标注习惯迥然不同,评估员一时竟无从下手;最让喻洲难受的是,一次,他们做完战场裁决后,参训部队直接打电话到导演部,对裁决结果表示质疑……
“三流的导演拍不出一流的大片,三流的演习练不出一流的精兵!”复盘总结会上,这句一针见血的点评,让官兵们纷纷低下了头。回去后,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分析,败因凝成4个字:纸上谈兵。
知耻,而后勇。刘校然和几名骨干分别到上级机关跟学、到一线部队跟训、到兄弟单位取经;唐长生搜集演练双方的战斗文书资料,一点点还原对抗进程;喻洲请教院校专家教授,结合组训实践编写全新的工作手册……
加班加点,喻洲常常熬到深夜。那段时间,战友们都记住了他常说的一句湖南俚语:“吃得苦、耐得烦、霸得蛮。”
不久,一场联合实兵演习在基地拉开帷幕。官兵们提前开展课题攻关、来回修订演习方案,准备打一场“翻身仗”。
演习中,大家根据既定分工奔赴不同战位,指挥导调大厅内,一道道导调命令不断传往海上演兵场。这时,上级督导组突然发问:“‘蓝方’潜艇与‘红方’编队相距那么远,能进行有效的对抗吗?”
“未来战场上,敌人或许并不会凑到我们眼前正面交锋。”唐长生回答,“无论距离多远,只要打得到,便是有效对抗。”
这,也正是督导组想要的答案。唐长生从容不迫地回答,反映出官兵业务素养的变化。
硝烟散去,导演部接到舰艇部队打来的电话。这一次,官兵们听到的不是质疑,而是感谢——
演习中,官兵们给“红”“蓝”双方设置了多种导调情节,还将对抗细节、判决依据和意见建议详细通报。来电的指挥员说:“我们不怕输,就怕不知道为什么输。你们帮我们找到了自身不足,这一仗打得值!”
受到部队赞扬,官兵们欢呼雀跃。唐长生望向窗外,海仍是那片海,但看到的内容已全然不同。
这是一个全新的团队,更是一个圆梦的团队
喻洲最近很忙。
一场演习刚结束,喻洲带着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展复盘评估,另一场演习又已进入筹备阶段。同时,喻洲还要抽空指导年轻队员开展课题研究,参加全国性的创新竞赛。
部队练兵常抓不懈,演训任务接踵而至。如此大的压力下,还挤出时间搞创新研究,会不会有些不务正业?
对此,喻洲始终坚持一个观点:要埋头做事,更要抬头看路。何况,他们要看的,是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发展之路。
一件往事,被喻洲时常提起——
那年,一场联合演习中,不同军兵种官兵聚在一起,讨论实战中的防空抗导问题。有的讲起武器装备配置,有的阐述具体拦截方法,大家各抒己见,现场气氛热烈。
“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!”人群中,一名空军少校语出惊人,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那位空军少校的思路听起来很新奇,背后道理却很简单。他的一番战法构想,让在场官兵豁然开朗。喻洲和战友们这才意识到,有些思路,他们没想过,部队官兵却已思虑良久。“只有创新的思想火花,才能产生创新的战法训法。”从此,中心官兵把自身目标定为8个字:源于部队,高于部队。
“一流军队设计战争,二流军队应对战争,三流军队尾随战争。”官兵们记得,那时,基地领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“我们要做设计战争的人。”
此后,喻洲沿用读博期间的做法,开展课题研究,参加创新竞赛,保持思维的活跃性。在他的带动下,中心骨干13次参加全国、全军大项竞赛,荣获一等奖6次、二等奖4次。后来,团队成员、年轻工程师马征然编写了多套应用程序,使演习数据采集分析效率大幅提升。
唐长生选择的办法,是不断从书本中汲取知识。他的电脑里,详细记录着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,以及相关的阅读感悟。
“只有保持思维超前,才能以今天的训练感知明天的战争。”唐长生说,那些读过的书,在他脑中构建出一个更加宏大的思维体系,让他对未来作战样式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此前,一篇关于无人作战的理论文章引起唐长生的注意。为此,他想了很多……
这些思考,都被唐长生在演习中加以应用。导调情节下达之后,飞行员、舰艇指挥员都作出了不同决策。唐长生根据部队当时面临的具体情境,一一进行分析指导。
这些问题,也许没有标准答案。但唐长生希望,自己思维的跳跃,能激发指挥员将目光看得更远。
不打不相识。几年来,以唐长生为代表的中心官兵与各军兵种部队一次次交手,建立起深厚的战场情谊。他们亦敌亦友的角色定位,让参演部队又爱又恨,也为自己赢得了“海战设计师”的称谓。
不过,无论作为“红方”“蓝方”还是“绿方”,官兵们都不在意。用该中心副主任历志远的话说:“重要的不是名分,而是作用。”
历志远清晰记得,当初他找官兵谈心时,许多人都觉得:“这就是一个保障单位,很难干出成绩。”然而,在改革强军的生动实践中,大家如今都在新的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——
导调员唐长生不断拓宽视野,先后完成中外联演等多个大项任务的方案筹划;导播员冯刚深研战场保障模式创新,成长为远近闻名的“演习导播专家”;文职人员张丽美曾经是一名公司职员,现在已是深谙军事数据挖掘的业务能手……
“时间,给了我们答案。”历志远说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他们的队伍,让“海战设计师”的阵容更加壮大。目前,中心官兵40%以上具备硕士以上学历,他们带来的新思想、新风貌,常在演习中让人眼前一亮。
看着这些年轻面孔,历志远常常感慨:“这是一个全新的团队,更是一个圆梦的团队!”
锐视点
让演训场上的“变数”再多一些
■熊峰
对于演训活动中的“红方”“蓝方”,我们已经有了清晰的界定。但提起“绿方”,许多人或许不甚了解。要想真正研究战争、准备打仗,“绿方”虽然不直接参与对抗,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。
近年来,我军实战化演训活动如火如荼开展,一支支狼性十足的“蓝方”队伍挺进沙场,搅起阵阵实战化风暴,极大改变了演训场上的练兵格局。相比越来越形神兼备的“蓝方”,“绿方”建设还有些用劲不足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演训活动的多维度拓展、全方位发展。
进入新时代,人民海军不断走向深蓝,执行远洋护航、国际维和、维护海外利益等多样化任务,官兵们已经清晰感知到海上战场的复杂多变。未来战场,更需要各级指挥员保持清醒头脑、提升应变能力。为了让未来战场胜负的变数少一些,今天,我们必须建设更加复杂多样的“绿方”,让演训场上的“变数”再多一些。
一是要彻底转变思维观念,充分认识到“绿方”对于未来战场举足轻重的作用,决不可将其流于随意、置于边缘,仅仅满足于有无;二是要搞好人才队伍建设,挑选优秀骨干组建队伍、设计训练,通过岗位培训、交流见学、任务锤炼等方式,帮助官兵提升思维和业务能力;三是要建立战训研究机制,促进各方信息共通、资源共享,有针对性地开展战训研究和演习设计,切实把参训部队练强、练精、练过硬。
▲本文刊于3月29日解放军报05版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