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下方卡片关注“有书”,加⭐星标⭐不迷路
(资料图片)
文|有书弓桥·主播| 杨枪枪
财经学家石川康讲过一个故事:
在一个贫困村,有一家八口都挤在窝棚里生活,食不果腹。
幸运的是,他们家有头奶牛,能产奶换钱供他们生活。
有位智者决定帮他们脱贫,但做的第一件事,竟是用匕首杀死了奶牛。
大家都以为这种做法,将摧毁他们的救命稻草,可一年后,他们反而生活的更好了。
窝棚变成了宽敞的砖瓦房,破烂的衣服变成了体面的新装,一家人喜气洋洋。
原来,以前奶牛存在时,他们的生活贫困也确定,虽然不能大富大贵,但至少不会饿肚子,因此没有挣钱的动力。
直到奶牛被杀,打破了确定性,才促使他们做出改变,开始种地卖菜,迎来新生。
很多时候,确定性就像一条护城河,虽然为我们隔离了风险,却也将自己困在角落。
久而久之,适应能力会不断衰弱,一旦有危机降临,便毫无招架之力。
毁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,就是让他一直追求“确定性”。
拖垮你的不是困难,而是确定
网友@老和山老司机的经历使人感触颇深。
他对汽车领域非常感兴趣,为毕业后顺利进车企,选择了当时很保险的内燃机专业。
可入学前夕,新能源汽车横空出世,在市场展露苗头。
他曾担忧新能源将取代内燃机,犹豫是否换专业。
但导师却拍着胸脯说:
“内燃机没那么容易被替代,干到你退休不成问题。”
于是,他没有学习新能源的知识,而是一心专攻内燃机,学到了博士。
可短短几年,新能源便取代了内燃机的市场。
当他毕业后,车企招聘大幅缩减,仅有的几家招聘企业也明确表示,不再招收内燃机专业学生。
他空有一身本领,却毫无用武之地,感慨地说:
“我数年学会的本领好像一下过时,憧憬的内燃机生涯还没开始就已结束。”
很多人一直追求“确定性”,拒绝接受新知识,不愿更新技能。
殊不知,市场环境一变,原本有效的经验就可能失灵。
正如画师李娜,她曾凭借出色的绘图技术,进入游戏大厂工作。
2022年9月,AI绘图不仅逐渐介入游戏市场,其生成的作品《太空歌剧院》还获得了金奖。
一时之间,AI取代人工画师的消息引起震动,人人自危,很多画师都犹豫是否要学习AI绘图技术。
李娜也有这样的担心,特意去看了AI作品,只是看完后,觉得AI生成的画逻辑不强,细节处理生硬。
于是很自信地得出结论:AI只能提供素材,不可能取代画师,自己在美术领域数十年的积累也不可能轻易过时。
因此,她只学习使用大半个月的AI绘图,就不再继续了。
没想到今年二月份,AI绘图进一步迭代更新。
本图由AI绘图工具秒生成
不仅修复了细节处理的漏洞,还能即刻间提供几百种图像雏形,大大缩短了绘图时间。
这项技术迅速在一众游戏公司推广,使得那些本就能熟练利用AI技术的画师,工作效率提升了50%,接到更多画单生意。
随之而来的,还有不会使用AI技术的画师,纷纷被辞退。
有些游戏公司,甚至裁掉了三分之二的画师。
塔勒布曾说:
“每种事物,每个行业,都迟早会迎来那只可怕的黑天鹅。”
生活充满不确定性,没有永不过时的锦囊计,更没有无可替代的铁饭碗。
就像知乎网友@yyy yyy,她从事金融相关工作,在一家外企工作了九年。
这9年里,她由于贪图安逸,一直没有继续精进能力。
直到公司决定架构调整,即将并购前,她意识到自己技能的缺陷,一旦被裁员非常危险,便立刻学习备考注册会计师。
为了能尽快拿到会计证书,她除了工作和带孩子之外,其它时间全用在看书。
节假日也不敢休息,通通用来备考学习。
39岁时,她终于拿下了注册会计师证,可惜刚刚拿到证书,就收到自己被裁员的消息。
被裁后的她,求职并不顺利。
先是找了一份私企财务工作,可由于不习惯私企制度,不得不选择离开。
之后又重新参加面试,来到一家国企公司,从财务开始做起。
曾有人说自己的时间,都花在了增进会计师相关技能上,而她却由衷地感慨:
“做这一行,青春就要花在考试增长技能上,不要等到和她一样35+才开始。”
越来越多的人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惨痛的现实:
在奔涌向前的列车里,停在原地、维持确定性并不等同于稳定,而是意味着后退出局。
保持确定是习惯
追求不确定是智慧
罗振宇曾提出:
“未来的我们,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。”
也就是说,面对随时变化的生活,我们要像U盘一样随时取用新知识,快速适应环境。
知乎网友@老杨-健身小食堂曾是一名产品经理,人到中年也面临了事业危机。
那段时间,工作裁员的风声越来越大,为了能稳住当前职位,他不得不透支健康,熬夜加班。
长期的作息不规律,导致他的身材严重走形,体检也有很多问题。
他渐渐意识到:只专注于眼前的工作,生活很难稳定,随时有淘汰的风险。
于是,在全力做好工作之余,他开始探索其它事情。
为了减重,他加入了健身圈,随着坚持时间越来越久,他对健身也越来越感兴趣。
于是,他不仅抽空考了健康管理师证、营养师证,还在知乎等平台分享自己的健身心得。
几年的时间里,就收获了8万多粉丝,其中不乏有很多向他咨询健身的人。
窥见商机的他,干脆开了一家健身馆,办了自己的线上课程。
当其他人的职场处境越来越艰难时,35岁的老杨果断提了离职。
离开大厂的他,非但没有迎来职场寒冬,反而凭借着副业,开启了人生的第二种可能。
网友@yue wu就职于网络运营技术公司,公司从2018年转型时,就开始大幅度裁员。
期间,看到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员工抱着箱子离开时,她深受触动。
从那天起,她便有意识地优化更新自己的技能,每周都抽空看案例,总结之前的问题点。
她虽然在生产运营部工作,很多部门之间的交叉不归她负责,但她仍会细心留意,并常和其它部门请教学习,主动帮他们处理问题。
前段时间,物流部门在项目交易时遇到了难题。
虽然这和她的业务无关,但她还是主动请教了系统咨询师,彻底学会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。
巧的是,不久后,公司让她查一份美国同事做的系统交易时,系统恰好遇到了和之前一样的问题。
就在其他人都苦恼不已时,她已经能靠着额外的学习,快速解决问题。
几年的时间里,她掌握技能的覆盖面越来越广,不但可以给新来的员工做培训指导。
领导还主动找她谈话,希望能通过涨薪留住她。
如今的她,不仅成功做好了负责的海外项目,还承担两个部门的培训工作,实现了职场跃迁。
企业家吴晓波曾说:
“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,确定本身才是最大的风险。”
用确定性给自己设限,拒绝升级,虽然能守住眼前的稳定,但也会画地为牢。
唯有追求不确定性,促使自己更新,我们的实力才能不断叠加,收获长足发展。
不确定的生活里,与其等待命运残酷的淘汰,不如主动翻新自己。
就像鸡蛋从外打破是灭亡,从内打破却是新生。
多一门副业,就多一份对抗意外的底气,
多一项技能,就多一次改变现状的机遇。
我们为不确定性做出的投资,都会在日后反馈自己。
好的人生
一半是稳定,一半是精进
《反脆弱》中提到杠铃策略,指的是我们要像杠铃一样,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两端,而不是固守一端。
例如将九成精力用于钻研主业,维系生活的稳定,再用一成精力尝试创新,捕捉新机遇。
如此便既能过安稳的生活,又能有随时迁移的能力。
主持人马东,毕业不久便靠出色的主持能力获得了在央视工作的机会。
这是很多人眼中的金饭碗,工作稳定又体面。
可马东并没有选择在确定性里躺平,反而不断更新自己。
在主持上,他通过访谈节目《有话好说》、综艺《挑战主持人》,不断夯实主持功底。
做主持之余,他还学习导演策划的知识,后来成功在2011年担任央视春晚总导演。
不仅如此,做好沉稳有深度的央视节目后,他还突破自己的风格,时刻关注观众们讨论的犀利尖锐话题。
2013年,爱奇艺总裁邀请马东做内容首席官。
面对自己不擅长的新挑战,44岁的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。
彼时网络争辩盛行,他看准风向,推出了《奇葩说》。
这档犀利刺激的辩论节目,一经推出,收视率便一路飙高,马东也从主持人一跃成为传媒公司CEO。
对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平衡调用,使马东将旁人眼中的中年危机,化作了华丽逆袭。
拥抱不确定性,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。
以下两个方法,助你轻松拥抱不确定性,为人生另加一种可能:
1. 以兴趣为奋进起点
有句话说得好:
“让人奋进的,从不是背后的鞭子、脚下的泥泞,而是心中的热爱和远方的灯塔。”
找一件自己喜欢的事,在内驱力的引导下,我们不仅能全身心地投入,也会更有兴趣和耐心去钻研,更容易做出成绩。
比如你喜欢阅读的广泛书籍,可以成为未来写作的养料;
喜欢在空闲时烹饪的甜点,可以变成日后做美食分享副业的基础。
兴趣从不只是点缀生活的花边,更是我们推开新世界的窗口。
2. 延伸技能的半径
文笔优美的自媒体人房琪,将文案功底从图文层面迁移到短视频区,从一众博主里脱颖而出。
对于有特长的人来说,并不需要盲目尝试新领域。
只要能在不同维度延伸自己的特长,就能将技能从单一的点织成密网,打造出核心竞争力。
▽
“全球第一CEO”杰克•韦尔奇,曾将即将倒闭的公司发展为市值超四千亿的龙头企业,震惊商界。
有位记者采访时,建议他将多年经验整理出书。
他却笑着说:
“经验吗?
那我得去垃圾桶里翻一翻了。”
原来,他深知过往确定性的经验,可能随时会过时。
因此他从不给过往经验留档,而是结合当下环境,积极拥抱不确定性,使得公司在一次次的更新蜕变中,所向披靡。
就像导航要常更新,才能引导最便捷的路径;
能力也要常优化,才能链接不易察觉的机遇。
不止步于眼前的成绩,不依赖确定性的经验,才能打破人生壁垒,不断跃进。
往后余生,愿你我既有稳定的实力,又有精进的智慧,在危机四伏的生活里活得游刃有余。
部分参考资料:
/ 重要提示 /
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,没有星标的账号,很容易让大家错过推送。
喜欢有书君的文章,一定记得给我一个星标★【有书】
来源: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请联系微信号:youshu925。
关键词: